<big id="x7pb5"></big>
<i id="x7pb5"><ins id="x7pb5"></ins></i>

<form id="x7pb5"></form><nobr id="x7pb5"><ruby id="x7pb5"><cite id="x7pb5"></cite></ruby></nobr>

    <mark id="x7pb5"><b id="x7pb5"></b></mark>

    <big id="x7pb5"></big>

    <b id="x7pb5"><ins id="x7pb5"></ins></b>

        站內搜索: 子類: 關鍵詞:
        網站導航
        機構概況
        政策法規
        教學診改
        年度報告
        交流園地
         
        交流園地 當前位置:首頁 > 交流園地 搜索結果
        關注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⑤:抓好省級診改的關鍵點
        作者:方燦林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19-05-28 10:40:22 訪問次數:7157
            教育部職成司《關于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的通知》,從加強領導、細化方案、試點引領、全面培訓等方面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吹響了全面推進診改制度建設的號角。對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如何推進落實?筆者以為,落實分類引導、研究培訓、診改復核等重點工作是關鍵。

            強化省級統籌,落實分類引導

            不同地區職業教育發展情況有差別,制度建設的“堵點”不同,其推進方式就會不同。同一地區學校間的發展水平不齊,質量管理的“痛點”不同,其制度建設的進程也定不相同。因此,進入全面推進制度建設階段,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加強統籌,更需要落實分類引導。

            一是結合本省實際,完善實施方案。診改制度不僅是學校質量發展的路徑,也是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深化改革、提高質量的重要抓手。地方應該因地施策,細化方案。例如,安徽省在高職診改方案中,增加了“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和“課堂質量監控制度與診改”兩個診斷點,通過診斷要點的調整,引導高職院校開展“課堂改革”。

            二是根據學校水平,開展分類引導。不同發展階段的學校,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地方推進制度建設,應進一步加強分類設計,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引導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建立目標鏈和標準鏈,確保診改目標的達成度。例如,浙江省中職方案明確,對于不同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學校,分層分類開展診改試點工作。

            三是結合專業特點,推進專業診改。專業診改是學校診改的關鍵一環,也是省級診改的重中之重。地方應加強行業指導委員會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推進以服務為宗旨的區域內專業診改,引導學校建立“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制定并實施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專業診改實效。

            依托專家組織,落實研究培訓

            省級診改專委會是地方診改制度建設的推進器,對于全面推進診改制度建設有重要意義。網絡數據顯示,全國僅有7個省份公開了專委會名單,8個省份的專家學者診改理論研究被職業教育診改網轉載,20個省份舉辦了省級診改培訓。由此可見,大部分省級診改專委會的推進功能仍有待各地進一步加強。

            一是加強專委會建設。地方應該指導專委會制定章程,健全運行機制,吸收、培養一批熟悉本省職業教育的診改專家,夯實診改組織保障。同時,借鑒全國診改專委會設置,按高職、中職、專業、平臺、理論等項目組進行分組,分工發揮專委會委員的個體作用。

            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加強理論研究。診改是一項制度創新,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樣板可以參照,地方應該在本省診改實踐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廣泛宣傳診改成果,發揮專委會在方案研制、政策咨詢、業務指導、人員培訓、理論研究等方面的智囊作用。

            三是做實培訓提高效果。診改培訓是快速提高診改認識的有效舉措,地方應該擴大培訓范圍,既要有省級和校級決策者,也要有院系、教研室、專業、課程層面的負責人和骨干教師。同時,豐富培訓內容,圍繞當前診改主要工作存在的階段性問題,做好政策解讀、方案剖析、實踐探索、數據分析等方面的答疑解惑。此外還要靈活培訓方式,充分考慮學校實際和培訓對象,實行集中培訓與送教進校相結合、現場培訓與網絡培訓相結合。

            創新工作方法,落實診改復核

            診改工作具有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動力。在“管辦評”分離的背景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在診改外部動力上下功夫,抓住關鍵領域,確保診改工作全面推進。

            一是系統推進制度建設。一方面,通過加強指導,引導職業院校激發內生動力,主動落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還應加強學校診改工作的進度控制,確保制度建設的全面推進。

            二是加快推進試點工作。制度建設以來,國家啟動了對9個試點省份的27所高職診改試點院校進行現場調研工作,有力推進了試點省份及試點院校的制度建設工作。因此,地方也應該積極行動,推進省級試點,加大省級專委會對試點院校的指導,合力破解難題、總結成果、推廣經驗。

            三是科學推進診改復核。診改抽樣復核是檢驗學校自主診改工作有效度的重要手段,地方應進一步細化診改復核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方式,以學校自主診改為基礎,聚焦院校自主保證質量能力,通過做好首輪復核引導診改工作方向。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創新舉措,各地應該主動作為,加強省級統籌,做好分類引導;健全組織保障,切實發揮專委會作用;創新工作方法,用好診改復核,實現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機制的目標。

            

            作者:方燦林,系安徽省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委員、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創建辦主任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21日11版

        上一篇: 尋找提高教育質量的行動邏輯 下一篇: 關注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④:培育“8字螺旋”夯實診改…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  版權所有 地址:遼寧省營口鲅魚圈區熊岳鎮
        熟睡时被公侵犯韩国电影
        <big id="x7pb5"></big>
        <i id="x7pb5"><ins id="x7pb5"></ins></i>

        <form id="x7pb5"></form><nobr id="x7pb5"><ruby id="x7pb5"><cite id="x7pb5"></cite></ruby></nobr>

          <mark id="x7pb5"><b id="x7pb5"></b></mark>

          <big id="x7pb5"></big>

          <b id="x7pb5"><ins id="x7pb5"></in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