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x7pb5"></big>
<i id="x7pb5"><ins id="x7pb5"></ins></i>

<form id="x7pb5"></form><nobr id="x7pb5"><ruby id="x7pb5"><cite id="x7pb5"></cite></ruby></nobr>

    <mark id="x7pb5"><b id="x7pb5"></b></mark>

    <big id="x7pb5"></big>

    <b id="x7pb5"><ins id="x7pb5"></ins></b>

        站內搜索: 子類: 關鍵詞:
        網站導航
        機構概況
        政策法規
        教學診改
        年度報告
        交流園地
         
        交流園地 當前位置:首頁 > 交流園地 搜索結果
        關注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⑧:推動診改需要系統發力
        作者:宗美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19-05-28 10:44:04 訪問次數:7222

        “無從入手”“不知道怎么做”是不少高職院校面對診改工作的第一感受,而通過系統廣泛宣傳和深入學習研究,多數高職院校已逐步認識到建立診改制度必須全面把握、系統思考,做好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出實招、下實功、求實效,真正助力學校內涵發展。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淄博職業學院自2015年開始籌劃并積極推進此項工作。

        出思路,頂層設計引導診改工作落地

        診改工作不僅關注高職教育的結果質量,更關注過程質量,即質量生成過程的系統性和規范性,這是質量評價方式的質的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做好這一工程,需要剝繭抽絲,找準推進工作的“引線”。

        一是剝繭抽絲,重塑綱目。強調樹立全局思維,研究、梳理診改工作的實質內涵,并重新分解歸納為“建立并完善目標和標準體系、構建和不斷優化質量改進螺旋、全面建設智能校園管理平臺、逐步形成診斷與改進的長效工作機制、打造富有高職和地域特色的現代質量文化”五大部分,把其作為學校診改系統的聯絡點,同時落實好牽頭部門、時間節點和考核診斷,建立起聯絡點間的密切聯系,織就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這張大網。

        二是貫通五縱,綱舉目張。堅持化繁為簡,把握診改工作的內在聯系規律,從“五縱五橫一平臺”中的“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五個層面出發,確定改革重心,明確“五橫”對應的職能部門,并督促指導其按照目標鏈、標準鏈、實施鏈、保障鏈、信息鏈“五縱”的要求設計落實每個層面的具體工作,以這五個職能部門的“點”逐步輻射帶動其他部門及各系院的“面”,進而形成全要素、網絡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三是找準切口,全面激活。診改工作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程,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板,因此找準工作的切入點至關重要。經過研究,學校從自主設定目標和標準開始切入,以編制“十三五”規劃為契機,梳理形成了學校、院系、教師、學生各個層面完善的目標體系,同時對應目標體系確立學校發展的總體標準、專業分類發展的建設標準、教師“年輪式”發展的基本標準、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標準等學校層面的標準體系,帶動系院、專業根據實際對號入座,或者更進一步突出專業特色確定各自標準,逐步構建起完善的標準體系。

        四是數據支撐,精準施行。診改的成效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信息化建設的深度,但目前高職院校普遍缺乏覆蓋人才培養全過程和學校運行管理全過程的信息管理系統,導致學校領導層難以及時獲取學校發展的實時數據,教師難以及時了解教學過程信息,而學生也難以及時反饋學習過程中的切身體會和遇到的問題。因此,診改需要建立在對人才培養工作過程數據的分析研究之上,涵蓋專業建設、學生發展、教師成長等全要素的內容。

        定路徑,有效方法推進診改工作落地

        確定思路后,需要出臺一系列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意見和方案,為診改落地明確實施路徑,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改進。

        一是三級落實,環環相扣。按照“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建設方針,學校出臺指導意見,明確了推進診改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理念;在現有部門架構的基礎上增加了建立診改體系的職責,明確了目標體系、標準體系、質量改進螺旋、“三中心一平臺”的智能校園管理系統、常態化診斷與改進工作機制、形成富有高職和地域特色的現代質量文化等六大具體任務;對診改工作的考核推進提出了具體意見。同時,為保證逐項落實體系構建的任務,學校還研究出臺了第三級工作方案——《學期運行方案》,使各質量主體“干什么,怎么干,何時完成,完成質量”等均予以明確,前后銜接、逐層遞進。

        二是打造范例,漸次推行。學校優先選擇工作職能流程性、項目化特征明顯的部門作為典型,率先探討研究關鍵工作環節,形成示例模板,以此指導和帶動其他部門工作開展。以科研工作為例,我們梳理了自“十三五”規劃總體目標至年度科研工作目標等目標體系,形成了科研工作量定額等標準,繪制了自申報至驗收,以各類制度保障、半年/年度工作量統計、工作量實施預警、自我調整改進等為主要內容的質量改進螺旋示意圖,而其他部門則對照示例學習推進,成效明顯。

        三是及時研究,有效跟進。為做好這項創新性工作,學校堅持遇到問題一起研究,重點問題重點研究,難點問題反復研究,及時通報經驗與問題,并建立了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學期報告和年度報告制度。比如,專業(課程)層面,經過近10次不同范圍的深入研討,形成了專業分類建設標準、課程分類建設標準、各專業建設標準、課程建設標準、各類資源建設標準等。學生全面發展標準,則確定了思想政治素質、實踐能力素質、科學文化素養、身心健康素質等4大項,思想水平、創新能力、學習態度、社會適應等20小項的關鍵診斷要素。

        強保障,統籌協調保證診改工作落地

        要確保診改能夠落地生根,除了清晰的設計思路,有效的路徑部署,還必須圍繞診改工作要求,加強統籌領導,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全力保障診改工作的物能需要。

        一是領導推動,團隊司職。診改不是強加給學校的額外工作,而是質量管理由被動的外部監管走向主動自我保證的深刻變革。診改制度建設是實實在在的“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的認識程度、推動決心、工作力度直接決定診改工作的成敗。學校領導親力親為,以現有部門為基礎,組建了專門的診改工作團隊,全面負責診改機制常態化之前的研究推進工作。

        二是保證經費,整合資源。充足的經費是開展診改工作的基本保障。學??茖W配置財力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除培訓與會議研討專項經費外,重點加大對教學一線的資金投入力度,設立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生成長成才、教師發展等建設發展經費。同時,將診改工作的建設內容融入二級學院“十三五”規劃,整合二級學院的財力資源,協調推進學校重點工作。

        三是優化機制,加強考核。在形成各類質量主體自主保證質量的長效機制之前,加強對各部門診改工作的督促和考核,是促進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立的有效手段之一。學校出臺了診改工作績效考核辦法,重點加強對工作過程的管理與考核,并納入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建立獎懲機制,對診改工作的推進落實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年度考核、績效獎勵、評優評先、履職問責等常規考核結合起來,形成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動力機制。

        綜上所述,認清自身優勢,找準薄弱環節,頂層設計、分步實施、完善制度、構建流程、數據支撐等建設和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過程,是學校內涵提升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發展階段?;趲熒鲃酉蚝玫囊庠?,把質量保證的意識和行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改進和提高質量的長效機制。

         

        作者:宗美娟,系淄博職業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高職研究所所長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26日11版

        上一篇: 關注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⑨:編制中職診改方案有“訣竅… 下一篇: 關注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⑦:高職院校治理范式的改革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  版權所有 地址:遼寧省營口鲅魚圈區熊岳鎮
        熟睡时被公侵犯韩国电影
        <big id="x7pb5"></big>
        <i id="x7pb5"><ins id="x7pb5"></ins></i>

        <form id="x7pb5"></form><nobr id="x7pb5"><ruby id="x7pb5"><cite id="x7pb5"></cite></ruby></nobr>

          <mark id="x7pb5"><b id="x7pb5"></b></mark>

          <big id="x7pb5"></big>

          <b id="x7pb5"><ins id="x7pb5"></in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