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晚上八點鐘,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站在窗口,我看見幾個志愿者老師坐在七公寓門前的角落里,借著燈光吃盒飯,還有的靠在柵欄上好像睡著了。應該是累壞了,從早上起床一直忙到現在,剛剛能坐下來補充一下能量。這樣的情景經常能看見,老師們一定要注意休息??!”
——一名學生的日記
根據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研判分析和統籌協調,在確保校園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從5月14日開始,5900余名師生陸續從校外隔離點轉運回校。返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紛繁復雜,且又出現了諸多新挑戰。廣大黨員干部、學生管理隊伍齊上陣,踐行“學生至上”宗旨,努力解決學生多方關切,有效化解了疫情帶來的諸多影響。
公寓的管理干部
當時針跨過兩天的分界線,鼾聲開始從每個寢室傳出,熱鬧一天的公寓開始逐漸安靜下來。每每這個時候,那些包裹在防護服里近20個小時的身體上,浸透汗水的衣服開始慢慢變冷,疲憊也使勁拉扯著主人的眼皮。甩甩頭,他們繼續工作,力求明天繼續給同學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他們每天與學生吃住在一起,成為學生疫情防控的“主心骨”。每天早晨不到六點,他們已經完成準備,從組織學生核酸檢測開始,按照時間節點,為學生分發早、中、晚三餐,分發礦泉水,分發外購物品,監測學生體溫,管理樓層紀律,督促消殺消毒,監督保潔衛生和各類垃圾清除,收集學生訴求,疏導學生心理……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罢f實話,真的很累。但是一看到學生們能夠吃得飽、住得安、學得實,再苦再累再難都能挺住”他們總是這樣說。面對部分學生偶爾的不理解、不配合、不禮貌,他們把苦咽到肚子里,卻依然把笑臉留給學生。因為他們懂得,長時間的封閉管理,讓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學生們內心焦躁不安,作為離學生最近的人,只有更多關懷,才能幫助同學們順利地克服疫情影響,更早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
校內外的教工隊伍
一身反季節的裝扮,一頭長而凌亂的發絲,一雙充滿血絲的眼睛,一副沙啞疲憊的嗓音……他們當中很多人,從3月中旬學院加強疫情防控封校管理當天就進入校園,至今已經連續值守了70余天。其他校內外的老師們也和他們一樣,揮灑汗水,履職盡責,勇擔守護廣大學生的初心和使命。
學生處、二級學院黨員領導干部、輔導員、職業導師們肩負著傳達上級會議精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干預、數據摸排等組織動員任務,并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系,以全天候、24小時不斷線的工作模式做好學生的“貼心人”。同時,他們還時刻關心學情,及時消除同學們因為長期封閉、健康監測產生的思想波動。針對微博、抖音等網絡平臺上出現的不實信息,學生管理隊伍連夜了解情況,及時辟謠,并通過耐心說服教育、安撫學生情緒等工作,盡快消除負面輿情影響。同時,他們還針對同學們通過網上發帖詢問學校暑假放假時間安排等問題,及時向學校進行反饋,確保廣大學生學習、生活不受影響。還有部分普通教師,他們分布在餐食供應、物資分發、校外采購物品配送、校園消殺等各個崗位。每一天他們都需要搬運像小山一樣的礦泉水、20000余份盒餐和千余份同學們購買的用品……很多人曬黑了、熬瘦了、累病了,但他們毅然堅持在每個崗位上,成為拖不垮、壓不倒的校園“鋼鐵俠”。
學生干部、入黨積極分子
從被新冠疫情波及,到轉身守護其他同學——有這樣一群年輕的面孔,面對病毒的威脅,他們挺身而出,在疫情中磨煉,在服務他人中成長,彰顯了遼農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從5月22日起,第一批返回校園的學生完成健康監測任務。這里面的學生干部、入黨積極分子主動申請成為志愿者,希望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配合老師做好下一階段的志愿服務工作?!懊看温牭嚼蠋熡蒙硢〉穆曇魢诟牢覀冏⒁獍踩?,每次看到‘大白'們忙碌著為同學們送來盒飯、飲用水和購買的物品,我們就覺得應該參與進來。哪怕只能盡一點點力,也能讓老師們休息一下,讓同學們更滿意一些?!庇龅接械耐瑢W心情低落,同齡的他們馬上送上安慰:“堅持住哦,童鞋,棒棒噠!”“就快結束了,加油,奧利給!”……他們的加入,無疑為學院更好地解決學生關切增添了新的力量。
老師、學生志愿者們的辛苦付出,同學們都看在眼里,并且用各種方式回饋、感謝。有的把面膜偷偷放到走廊里老師值班的床上,提醒老師“再累也要美美噠”;有的購買水果撈時多帶幾份,等志愿者路過的時候來個甜蜜的“突然襲擊”;有的用手頭的材料做手工,給“大白”獎勵“小紅花”;更多的是在微信、QQ里叮囑輔導員注意身體。
有身相伴,何懼山重水復;有愛相與,終將柳暗花明。全體教師將繼續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凝聚廣大學生共識,共同筑起校園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黨委宣傳統戰部 供稿)
上一篇: 我院孫亞波教授獲評2022年遼寧“最美科技工作者”
下一篇:我院舉行單獨招生線上考試并取得圓滿成功